10月6號,大理十大美麗鄉愁“藝術大理”投票正式開始,作為第二季美麗鄉愁的第五個項目,“藝術大理”接受廣大群眾的評選。藝術大理,厚重的文化土壤,常會托舉出現代文明,昔日的人文璀璨,常會演繹今日的傳奇。今天美麗鄉愁“藝術大理第七站”帶你走進大理市,看看大理白族民居,聽聽大理民歌和大理白劇,感受蒼洱大地的藝術魅力。
大理白族民居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明進步和歷史變遷的思索,其所沉淀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特質。大理的白族民居建筑,早在明清時期就采用漢族式的木構架、土坯墻、瓦頂建筑,根據本民族、本地區的特點,創造出一種與漢族民居大同小異的民居建筑。
白族的民居建筑均為獨立封閉式的住宅,基本上都是兩層樓房。一般由坊、廚房、照壁、大門、庭院組成??臻g組合方式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為代表。白族的民居建筑,之所以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不僅體現在民居的建筑結構本身,還體現在與民居相關的各種裝飾、繪畫、雕刻、詩文等方面。散布在蒼山洱海之間的白族村寨,青瓦白墻,綠樹繁花,精致而又淡雅,清新而又和諧,宛如一幅優美的水墨山水畫,構成了白族人民世代生息的家園。
大理民歌,可對唱,亦可獨唱,分男腔和女腔。電影《五朵金花》的插曲《蝴蝶泉邊》做為大理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唱出了男女最樸素的愛情;《蒼山歌聲永不落》歌詠了大理人民對生活的熱愛;《金花花喲遍地開》表達了對生活美好的追求……
除了這些,加上白族調子、大本曲、吹吹腔,將大理的歷史故事、社會生活、勞動生產、山川景物、愛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詞之中??梢哉f,大理民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生動活潑,成為了云南民歌中較具份量的一個部分。
大理白劇是流行在大理地區的少數民族劇種,它包括吹吹腔戲和由曲藝大本曲發展而來的大本曲劇,同時融進部分白族民歌、舞蹈。白劇唱詞形式基本上用白族詩歌常用的“山花體”用白語和漢語演唱,唱腔曲調有三十多種,表演節奏鮮明,規律嚴謹,比較古樸,有嚴格而固定的程式。
1991年,在全國戲曲匯演中,大理州白劇團曾以創作演出《阿蓋公主》榮獲“天下第一團”美譽。2008年,白劇被文化部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锻蛟啤?、《情暖蒼山》、《阿秀鄉長》、《阿蓋公主》、《榆城圣母》等經典白劇代表作已成為深植于一代代大理人心中最回味悠長的鄉土記憶。(記者 李勝)
大理市委宣傳部 大理市文明辦 主辦
大理文明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第030140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