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聯動 全民參與 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最珍貴的城市品牌,承載著一座城市廣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我市圍繞“創文明城市,展大理風采,樹世界形象”的主題,全城聯動,全民參與,以群眾性創建活動為載體,全面提升大理城市形象,提高市民文明素質,高效有序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社區創建是關鍵。下關鎮正陽社區以創建“秩序良好、環境優美、服務優質、人際關系和諧”的文明社區為目標,以社區社會環境、衛生環境、生活環境和文化環境等方面為創建內容,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支持、群眾廣泛參與,大力開展精神文明新風尚活動,努力打造文明家園、創建和諧社區。下關鎮正陽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云松介紹,正陽社區通過“五好家庭”、“平安家庭”、“綠色家庭”等文明細胞工程創建,開展好“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宣講好“道德講堂”活動,組織好志愿者服務活動,在社區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社區文明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創建文明社區、文明村既是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途徑。下關鎮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堅持“以評促創、以創促建、重在建設、注重長效、惠及百姓、造福社會”的工作方針,做到組織領導到位、目標管理到位、工作機制到位、投入保障到位、宣傳發動到位,多形式開展創建活動,不斷提升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水平。目前,下關鎮20個社區、14個村委會呈現環境整潔優美、治安秩序良好、服務網絡完善、管理高效規范、文體活動活躍的景象,文明新村(居)已成為我市文明創建工作的亮點。下關鎮黨委副書記劉金蓮說:“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下關鎮擴大并發揮好文明城市的‘發散效應’,將文明創建與全鎮各項工作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城市活力、彰顯城市魅力,努力營造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良好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p>
同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我市著力構建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用先進的文化培育接班人。下關四小結合文明創建創新德育教育方式,確立“為孩子的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目標,以“讓每個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的辦學理念,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從小培養學生講誠信、重道德、明事理、求和諧的傳統美德,養成學生德馨學實、孝道雅行、明理誠信的幸福習慣。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既是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標,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市實踐“五個文明”協調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目前,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全市上下正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按照“2014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全面掀起創建文明城市的新高潮。
20名“大理好人”傳遞社會正能量
日前,我市通過播放電視短片、現場訪談、頒獎典禮、致敬詞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現10名獲得“大理市首屆道德模范”稱號和10名獲得“大理市首屆道德模范提名獎”稱號的“大理好人”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德,傳遞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這20名經過層層推薦、評選出來的先進典型,有秉承“教人不厭,誨人不倦”、在教育一線上默默奉獻的小學教師熊其虎、中學教師楊克先;有恪守“誠實守信、文明經營、熱心公益”的劉澤云、趙利紅、李志軍;有勇追歹徒身負重傷的平民英雄王興;有堅持為大山深處困難群眾送衣送物23年的地稅職工楊廣;有幾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撫養非親生子女的李文川;有不離不棄、長年照顧癱瘓妻子的地稅職工蘇志堅;有建設新農村的帶頭人馬立堂、楊來保;有致富不忘困難群體的愛心商人楊愛保、周文龍;有舍小家顧大家、恪盡職守、熱情服務的公路養護人李康兵、人民法官楊勇;也有長期堅持為困難群眾奉獻愛心、傳遞大愛的退休干部楊建國等。20名“大理好人”已經成為大理市社會新風尚的代表,并感召和帶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傳遞愛心、奉獻社會的行列。
去年以來,我市深入開展以“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參與群眾超過8萬人次。同時,通過遠程教育、開辦“道德講堂”、舉辦文明禮儀知識競賽、組織讀書會、撰寫學習《大理市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典型案例》、《大理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簡明文明知識讀本》等形式,弘揚社會新風,涌現出一大批模范集體和先進個人,在全市形成了文明向上、崇文尚德的良好氛圍。
大理市委宣傳部 大理市文明辦 主辦
大理文明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第030140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