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激情演講“和諧文明大理 同心共筑中國夢”
為慶祝我市建市30周年,鼓勵廣大退休干部爭做中國夢的實踐者、傳播者和擁護者,11月29日,市委老干局在老年大學組織開展“和諧文明大理·同心共筑中國夢”演講比賽。
13名離退休干部及1名老干局工作人員先后上臺激情演講,演講中,離退休干部們精神抖擻、思路清晰、主題明確、聲情并茂,大家深切回憶了年輕時的“中國夢”,那時的中國夢是希望青春灑在熱土上能收獲祖國富強、人民生活富裕、家庭幸福安康。如今,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年輕時的中國夢實現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和諧盛世令大家歡欣鼓舞。作為離退休干部,大家又有了新的中國夢,那就是在黨的陽光照耀下做一個幸福、快樂的老人,關心、教育好下一代,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和廣泛的興趣愛好,處理好鄰里關系,助推社會的和諧穩定。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體能情況,保持平和心態,常懷感恩之心,堅持鍛煉身體,堅持讀書看報、參加唱歌跳舞、琴棋書畫、吟詩作對聯等活動,愉悅身心,頤養天年,發揮余熱,在老年大學,這樣的夢想也實現了,這一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貫徹有利于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工作方針,得益于市委老干局的工作人員熱心工作,市老年大學為老年人提供了休生養性、快樂交友的平臺,一個個中國夢實現了,退休老干部羅劍在演講中發出了“退休的日子真好”的真實感嘆。趙劍彪是唯一參加此次演講比賽的年輕人,作為市委老干局的工作人員,他演講了《以孝為先,用心構筑中國夢》,倡導通過弘揚傳統文化,在社會共同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氛圍,為和諧、文明大理建設齊心共筑中國夢。
會場上聆聽的老干部們對每一位演講者報予了熱烈掌聲,大家認為,上臺演講者道出了他們的心聲,特別是“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使老干部們更清晰的看到了“富強、民主、和諧”的中國夢從來不遙遠,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所有的夢想都將實現。
“12·5”國際志愿者日活動真情服務社會
12月5日是第28個國際志愿者日。當天,團市委組織我市廣大青年志愿者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弘揚志愿者精神,提升志愿服務社會影響力。
關愛農民工子女一直是我市青年志愿者開展的主要活動。當天,青年志愿者到下關鎮洱濱完小開展“七彩課堂”活動,和農民工子女進行互動,“七彩課堂”上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青年志愿者杜鳳萍說:“我們通過對孩子進行課堂輔導和課外活動,關愛、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p>
關愛孤寡老人也是青年志愿者長期開展的一項活動。志愿者們到大理鎮五華社區慰問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大米和食用油,幫助老人打掃衛生,和老人拉家常,把愛心和溫暖傳遞到孤寡老人心中。
依托“青年文明號為民服務”行動,青年志愿者到下關鎮正陽社區敬老院開展慰問、衛生清潔、健康體檢等活動;大理天龍餐飲有限公司的志愿者還給老人們做了一頓豐盛的大餐,將關愛和關心送到老人身邊。
結合目前我市正在倡導開展的“文明婚慶新風”活動,青年志愿者還到大理全民健身中心開展“倡導文明新風尚,杜絕不文明鬧婚”志愿服務活動,倡導文明婚慶新風。
大理一完小舉辦第四期“道德講堂”
近日,大理一完小舉辦第四期“道德講堂”,全校師生以“保護洱海,我們在行動”為主題開展道德演講教育。
寬敞的階梯教室里,大理一完小的道德講堂以《三德歌》的齊聲唱頌拉開序幕。學生們圍繞“保護洱海,我們在行動”這一主題,在演講中分享保護洱海的人和事,在互動環節中暢談保護洱?!澳赣H湖”的感悟,并集中觀看了學校四年級學生擔任環保小志愿者,去洱海邊撿拾垃圾的視頻。在送吉祥環節中,少先隊員向每位參加活動的人送上了洱海保護宣傳教育知識讀本。
此次“道德講堂”活動形式具體而不枯燥,內容簡單卻又深入人心,將保護洱?!澳赣H湖”的理念深深植根孩子們的心里,讓孩子們明白了“保護洱海,從我做起”、“保護洱海,刻不容緩”的深刻意義。市關工委、市教育局和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參加了此次“道德講堂”活動。
文明路上不止步
———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提出“創文明城市、展大理風采、樹世界形象”,開展“做文明有禮的大理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建設“道德講堂”,推進舊城改建,新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大力實施“凈化、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秩序優化、素質提升”工程……
一個個城市文明的剪影,被鐫刻在我市發展的記憶中。在塑造“文明大理”的歷程中,無數這樣的剪影閃爍著光芒,逐漸連成一片,鍛造出一座文明之城。文明,已無可置疑地成為我市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和美麗幸福新大理建設征程中的優勢和亮點。尤其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在省州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市委、市政府著眼于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一任接著一任抓、一級帶著一級干、一年連著一年做,不斷樹立文明實踐新標桿,實現了城市“文明指數”與市民“幸福指數”的雙提升。
提升市民素質
夯實文明根基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取決于市民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市不斷深化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尚德工程”。
2012年,我市啟動實施了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尚德工程”,以“弘揚大理精神、養成文明行為、培育誠信意識、普及禮儀知識”為主要內容,發動市民查找、勸導、整改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為和陋習;開展以“幸福大理,文明交通”為主題的“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切實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和不文明交通陋習的嚴管重罰和綜合治理;開展“大理好人”、道德模范、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發動群眾推舉身邊好人,發現身邊好事,宣傳好人事跡,對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進行慰問,營造學習、關愛、崇尚身邊好人的濃厚氛圍;開展“道德講堂”建設,讓道德模范走近群眾,讓群眾感受道德模范的魅力,引人見賢思齊,推動典型效應發展為“群體效應”并擴大為社會效應,在全社會傳遞了正能量,唱響了正氣歌。今年9月以來,我市圍繞“迎市慶、講文明、樹新風”主題,在全市組織開展“萬名志愿者傳播道德”活動,有步驟、分層次地開展文明勸導、清潔家園、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推動廣大市民提高文明素養、增長禮儀知識、遵守道德規范?!吧械鹿こ獭睂嵤┮詠?,全市有近20萬群眾接受了文明禮儀道德規范普及教育,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了“大氣明理、崇尚禮儀、誠信進取、德化和諧”的良好氛圍。
狠抓設施建設
筑牢文明基礎
公共服務、市政、文化等設施建設,是文明城市的“硬件”。一項項重點工程,成為人們了解大理的精致“名片”,讓人們從文明城市創建中領略到大理的獨特魅力。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游客,行走在整潔順暢的道路上,徜徉在風景秀麗的景區,漫步在環境幽靜的居民小區,承載著文明的各項設施,無不讓人感受到大理的大氣、明理、尚德、進取、和諧、宜居。
為了讓市民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務設施,我市按照《大理市城市總體規劃》,加大投入不斷完善市政設施建設,完成大鳳路二期、環海東路、興盛大橋、大理港碼頭、蒼山路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洱河森林公園、洱海月濕地公園,完成全民健身中心、州體育館廣場、濱河園綠化改造提升、西洱河兩岸、環洱海公路等重要區域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城鎮化率達到59.6%,建成區面積達44.5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率達32.66%,綠化覆蓋率達36.1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06平方米。各種教育、衛生、體育和文化資源有序整合,市政務服務中心、市一醫院、市疾控中心等竣工投入使用,同時積極開展“空心村”改造,積極發展供水、供電、電信等公共事業,受到廣大群眾稱贊。在文化設施建設方面,我市新建了農村電影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等標志性文化工程,建成一批市、區、鎮、村文化(體育)廣場,進一步完善文化館、圖書館、文化站、文化室、農家書屋四級群眾文化設施,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
加強城市管理
規范文明秩序
社會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是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體現。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更是城市文明的有效載體。
加強城市管理。我市充分發揮各級綜治成員單位的管理優勢和職能作用,扎實開展物業管理小區、工地、企業、市(商)場、校園、農村等系列平安創建活動,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持續抓好環境衛生綜合治理。今年10月以來,我市組織開展了公共場所亂張貼亂涂寫亂牽掛整治、無證攤擔整治等“十大”專項整治行動,促進了城市環境面貌的不斷改善。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和執法力量,以規劃為龍頭、建設為重點、管理為關鍵,權責分明、三位一體、互為支撐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健全。
與此同時,我市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組織保證;推進政務建設,提高創建文明城市的效能;加強生態建設,打造創建文明城市的優勢;優化人文環境,彰顯創建文明城市的底蘊;深化基礎創建,拓展創建文明城市的廣度。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實踐中,注重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做法,形成了具有大理市風格的特色品牌。2008年我市榮獲首批“云南省文明城市”,并蟬聯“云南省文明城市”,2011年12月我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稱號,今年5月在云南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中排名全省第一。
文明創建沒有終點,文明路上永不止步。我市咬定目標,力爭到2014年,文明城市測評指標的A級達標率和綜合評分在全省城市中處于領先水平,在全省率先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我市“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取得實效
自2012年10月19日全州“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啟動以來,我市結合正在開展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交通客運經營秩序專項整治等工作,緊緊抓住精神文明宣傳工作不放松,不斷鞏固陣地,創新宣傳形式,突出六個強化,抓好六個鞏固,不斷推進“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向縱深發展。
強化內部宣傳,鞏固窗口陣地。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充分發揮陣地優勢,圍繞“幸福大理·文明交通”、“創文明交通、做文明市民”等活動主題,充分利用客運車站、公交車、出租車等窗口陣地,通過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向乘客及市民進行文明勸導,教育市民養成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
強化媒體宣傳,鞏固輿論陣地。為使“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和“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深入千家萬戶,使廣大交通參與者入腦、入耳、入心,我市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影響力大、作用面廣的特點,通過大理時訊、市電視臺、大理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大力宣傳“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和“文明交通行動計劃”。以大量真實的事實,宣傳報道我市建市30年來交通運輸建設取得的成績,文明交通行為所帶來的城市形象變化等,為推動“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和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健康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輿論宣傳作用,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強化意識宣傳,鞏固文明陣地。狠抓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要求每個文明單位要始終把宣傳工作貫穿到環境整治活動始終,要求每個交通人都要樹立自己是宣傳員的“大宣傳”觀念,時時處處做好宣傳,不斷提高群眾的文明交通意識,利用公交站點和節點,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群眾詢問等方式,使群眾對如何做到文明出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強化執法宣傳,鞏固路面陣地。不斷深化公路文明運輸宣傳,積極組織交通執法人員深入公路沿線村鎮,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播放光盤、展示掛圖等形式,向村民廣泛宣傳超限運輸、非法營運等嚴重交通違法的危害,做到在宣傳形式上不拘一格,在宣傳內容上力求通俗易懂,積極搭建農村宣傳平臺,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強化違法運輸整治力度,鞏固交通營運環境。交通執法人員堅持24小時輪流值班制,分多個中隊在各個交通要道點位強化違法運輸整治,嚴厲打擊非法營運、查處超限運輸車輛和沿途拋灑污染路面車輛。通過對非法營運者采用說服教育、不同程度罰款等處理方式,使非法營運者清楚認識到非法營運的危害及制裁措施。同時也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了安全的交通環境,為更好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營造良好的交通文明營運環境。
強化從業人員培訓,鞏固文明交通服務水平。根據“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工作部署,定期與公交公司、出租汽車公司合作,對客運駕乘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執業,確保交通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同時,我市設立“交通文明勸導崗”,采取公交公司文明乘車勸導責任制,要求客運駕乘人員首先做到禮貌待人,主動承擔起文明乘車勸導和乘車秩序維護工作,隨時提醒文明乘車、講究公德、感恩社會,主動照顧老幼病殘孕,鼓勵乘客和市民志愿參與每趟次客運公交“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保持我市逐步形成良好的公交客運良好文明新風氣。
今年,在“車讓人”文明出行活動中,全市共出動警力43920人次,警車8784輛次,開展“六進”活動52場次,對750名新領證駕駛人開展現場宣傳教育6場次,發放宣傳資料50余萬份,州、市級新聞媒體曝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270起。一年來,全市各旅游景區、景點和城市道路交通未出現大面積、長時間擁堵,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面下降,其中發生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41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次數下降49.3%,死亡人數下降38%,受傷人數下降50.5%,直接經濟損失下降14.8%。
大理市委宣傳部 大理市文明辦 主辦
大理文明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第030140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 1012010003